辣椒苗期常见问题与主要病害防治

辣椒苗期管理,将影响辣椒的长势和产量,是非常重要的时期,小编将辣椒苗期主要的病害识别及防治、苗期常见问题总结如下:
1 苗期主要病害防治
1.1 猝倒病
1.1.1 症状
猝倒病又名绵腐病,俗称“小脚瘟”“倒苗”“霉根”,常见的症状有烂种、死苗和猝倒3种,是辣椒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。
在种子发芽至出土前即可发生,表现为烂种、烂芽。幼苗出土后主要危害真叶展开前的幼苗及1~2片真叶的小苗,茎基部木质化的大苗一般不会受害。幼苗发病时,病苗基部像开水烫过一样呈黄绿色水渍状,病斑很快变为黄褐色并发展至绕茎一周,病部组织腐烂、干枯进而凹陷、缢缩,变细呈线状,地上部因失去支撑能力而倒伏,病苗叶片一般仍保持绿色。
苗床湿度较大时,在病苗及其附近床面上常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,可区别于立枯病。发病初期苗床只有少数幼苗发病,几天后以发病幼苗为中心逐渐向外扩展蔓延,最后引起幼苗成片倒伏死亡。
1.1.2 防治措施
加强苗床管理,苗床土壤温度要求保持在16℃以上,棚温保持在20~30℃。齐苗后注意通风,防止苗床湿度过大,并增加光照,促进秧苗健壮生长。发现病株及时拔除,并用生石灰与草木灰按1∶10的质量比配成黑白灰撒入苗床。
发病初期,用64%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、40%疫霉灵200倍液、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、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%代森锌500倍液喷雾,每7天喷1次,连喷2~3次,也可用72.2%霜霉威水剂700倍液苗床浇灌。苗床湿度较大时,不宜再喷药水,要用甲基托布津或甲霜灵等粉剂拌草木灰或干细土撒在苗床上。
1.2 立枯病
1.2.1 症状
立枯病又称“死苗”,刚出土幼苗及大苗均可发病,但一般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,因发病幼苗苗龄较大,发病后幼苗并不立即倒伏,仍然保持直立状态,因此称之为“立枯病”,有与猝倒病不同的特征。
发病初期幼苗白天萎蔫,早晚恢复正常,反复几天后枯萎死亡。该病主要危害秧苗茎基部,苗茎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,逐渐凹陷扩大,绕茎一周后病部收缩干枯,形成缢缩,导致幼苗全株死亡。一般情况下,病株叶片多变为淡绿色,然后转为黄色,最后枯死、脱落。当湿度大时,病部生淡褐色蛛网状霉层,无明显白色霉斑,可以此区别猝倒病。
1.2.2 防治措施
苗床管理同猝倒病,同时要防止大棚出现高温、高湿状态。发病初期,可选用36%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、20%甲基立枯灵1500倍液、5%井冈霉素1500倍液、70%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30%恶霉灵500倍液等喷施。一般每7天喷1次,连喷2~3次。当苗床同时出现猝倒病和立枯病时,可用72.2%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38%福·甲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苗床浇施。
1.3 灰霉病
1.3.1 症状
主要发生在幼苗长出真叶以后,气温低、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容易发病,苗床湿度过大或遇有1周以上的连续阴雨天气,最利于该病发生和蔓延,该病已成为众多地区苗期毁灭性病害。当辣椒出现第1片真叶以后,子叶、幼叶均可感病。幼苗多在叶尖部发病,由叶缘向内呈“V”字形扩展。初始时子叶顶端褪绿变黄,后扩展到幼茎;开始病部呈水渍状,后变褐色、缢缩、折倒,直至全株死亡。
叶片感染后,病部腐烂,或长出灰色霉状物,严重时上部叶片全部烂掉,仅余下半截苗茎。幼茎感染,病部缢缩呈灰白色,组织软化,表面生有大量灰色霉层,病部扩展绕茎一周时秧苗折倒,其上端枝叶枯萎、腐烂或枯死,症状有别于猝倒病。
1.3.2 防治措施
低温高湿有利于该病的发生,应加强苗床的通风,降低湿度,适当控制浇水量,切忌大水漫灌。浇水应在晴天上午进行,以便排湿,减少夜间棚室结露。发现病苗及时挖除,以减少菌源。
防病初期及时喷药,可用50%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、50%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~2000倍液、50%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~1500倍液、25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~500倍液、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施,每隔7~10天喷施1次,共2~3次。也可667平米用10%速克灵烟熏剂250~300g熏蒸防治。
1.4 沤根
1.4.1 症状
沤根为非病理性病害,而是一种生理性病害。发生沤根的幼苗长时间不发新根,不定根少或完全没有,原有根皮发黄呈锈褐色,逐渐腐烂。沤根初期,幼苗白天萎蔫、早晚复原;幼苗的叶片变薄,阳光照射后白天萎蔫,叶缘焦枯,逐渐导致整株枯死,病苗极易从土中拔起。
1.4.2 防治措施
沤根是由于苗床低温、高湿和光照不足、土壤通透性不良,造成幼苗根系缺氧、生长停滞,甚至腐烂坏死。因此应从育苗管理抓起,床土需增施有机肥并配施磷钾肥。出苗后注意天气变化,做好通风换气,同时注意棚室保温,可用双层塑料薄膜覆盖大棚。湿度大时,可适当通风排湿;苗床局部湿度大时,可撒草木灰或过筛细干土等吸潮降湿,从而改善土壤环境。此外,可喷洒生根粉、增施钾肥和叶面肥,促进根系发育及幼苗生长,提高幼苗抗病能力。
2 辣椒育苗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
2.1 子叶带帽
辣椒苗带着种皮出土称子叶带帽,其子叶被种皮夹住,难以伸展,严重妨碍光合作用,影响辣椒幼苗的正常生长。床土湿度不够或播种后覆土太薄,是出现“带帽”的主要原因。播种时要灌足底水,保持床土湿润;播种后覆盖土层厚度以1.0~1.2cm为宜,覆土要均匀,覆土后应及时覆盖地膜,苗床两端的地膜要用土压紧。幼苗顶土并即将钻出地面时,应选择晴天中午喷洒少量清水,以保持苗床湿润;若遇阴雨天气,可在床面撒一层湿润细土,从而解决子叶带帽。
2.2 闪苗
闪苗是因苗床管理不善,尤其是通风不当造成幼苗生长环境突变而引起的一种生理病害。幼苗揭膜后产生萎缩现象,随之叶缘上卷,叶片变白干枯。当苗床内外温差较大且床温超过30℃时,猛然大量通风,空气流动加速,引起叶片蒸发量剧增、失水过多,形成生理性干旱;同时因冷风侵入床内,幼苗在较高的温度下骤遇凉风刺激,也会产生叶片萎蔫现象,进而干枯。
应注意及时通风,通风口由小到大、时间由短到长。当床温达20℃时,就要适时进行通风,一般随气温的升高通风量由小到大、通风口由少到多。阴雨天气,尤其是连续阴天应择机揭帘揭膜、增加光照。
2.3 徒长
徒长是苗期常见的生长发育失常现象。由于苗床通风不及时,床温偏高、湿度过大,或幼苗过密、杂草从生、氮肥施用过多等,造成幼苗茎秆纤细、节间拉长,茎色和叶色黄绿,叶片质地松软,根系细弱。解决办法是及时做好苗床的通风,尤其是晴天中午更要注意通风;苗床湿度过大时,应加强通风排湿,及时拔除杂草,增加光照。已发生徒长时,用15%多效唑(粉剂)150mg/kg均匀喷雾,即可抑制辣椒幼苗徒长,还可增加茎粗,对提早成熟、增加前期产量有明显效果。
2.4 僵苗
僵苗又叫小老苗,是苗床土壤管理不良和苗床结构不合理造成的一种生理障害。表现为幼苗生长发育迟缓,生长慢,苗株瘦弱,叶片黄小,茎秆细硬。苗床土壤施肥不足,肥力低下(尤其缺乏氮肥)、土壤干旱以及土壤质地黏重等不良因素是形成僵苗的主要原因。
配制床土时,既要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料,也要施足幼苗发育所需的氮、磷、钾营养物质。苗期应增加光照,并喷施叶面肥,促进幼苗生长。


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

Be the first to comment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


*